▲一些网民偏听偏信一面之词,就匆匆忙忙下场参与对谭某的道德批判、人身攻击,最终酿成了网络暴力风暴。图/网络视频截图
5月19日晚,重庆警方发布通报,详细回应了公众关心的“胖猫”坠江身亡事件细节。警方认定,“胖猫”与谭某存在真实的恋爱关系,谭某并未以恋爱为名骗取“胖猫”财物,不构成欺骗犯罪。
围绕“胖猫”的悲剧,网络上曾出现大量未经证实的猜测。有人给谭某贴上“捞女”的标签,指责其在与“胖猫”交往期间反复进行情感勒索,甚至认为她与“胖猫”交往就是为了骗钱。更有人义愤填膺地提出,谭某要对“胖猫”之死负责。
警方在通报中条理清晰地回应了网民关切的事实。简而言之:“胖猫”与谭某互有经济往来,共同攒钱谋划未来生活。在“胖猫”跳江前,谭某明确表示拒绝“胖猫”的转账。
此前,大量网民在事实并不清楚的情况下,就在这段情感纠葛中选边站,甚至参与、助长了网络暴力。死者已矣,生者如斯,人们固然能够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胖猫”不幸逝去的同情,但没有任何理由随意伤害其他无辜当事人。
反思这起事件,首当其冲要为此负责的还要数“胖猫”的姐姐刘某。警方通报显示,刘某通过社交媒体账号多次发布“胖猫”与谭某私聊记录、转账截图等个人隐私信息,还与其妹妹联系多人代写文案、讨论如何博取网民同情,“就是要让谭某被网暴”。
刘某故意引导网络舆论对谭某进行攻击辱骂,不仅严重影响谭某正常生活,还扰乱了网络空间秩序,其行为已涉嫌违法。对此,公安机关也表示将根据进一步的调查情况依法作出处理。
这些细节再次警示人们,在参与网络发言时,哪怕自己属于被同情的一方,也不能扭曲事实、误导舆论,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惜编造谎言。煽动情绪、引爆流量从来不是网络维权的正确法则,平和、全面、客观地陈述事实,才是用互联网表达个人诉求的基本前提。
如今,很多网民恐怕多少会产生某种事件“反转”的“背刺感”。“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一些网民偏听偏信一面之词,就匆匆忙忙下场参与对谭某的道德批判、人身攻击,最终酿成了网络暴力风暴。
在错综复杂的网络舆论场里,辨别真相似乎变得越来越不容易,但有一些基本原则仍然值得遵循。比如,坚持多方求证,听听事件各方的表述;学会共情,但不被情感裹挟;避免“贴标签”、非黑即白、立假想敌等逻辑谬误……
倾听“远方的哭声”,是互联网推动社会进步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应当警惕的是,网络参与决不能“谁哭谁有理”“谁的哭声大谁更有理”,听到“哭声”以后问清背后的真相,才是参与互联网的正确姿态。
此次,重庆警方以认真调查、翔实通报回应公众疑惑,提供了一个网络信息发布的样本。这也再次提醒人们,真相不会“抢跑”,永远是分析事实、评价事实的前提。
与此同时,与网络治理息息相关的平台、媒体、MCN等机构,也要发挥积极而负责任的作用。要严格遵循互联网信息发布的各项原则,对信息真伪尽到核实义务,对有争议的内容多一分审慎、多一点求证,不在滔天流量前迷失方向。
随着网络舆论成为公共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互联网参与者手中都掌握着一把“双刃剑”。拿起这把剑,需要热情,需要技巧,更需要法律意识。只有人人一起努力,提升网络素养,网络信息才更加经得起推敲,网络舆论才会更加成熟。
撰稿 / 南木(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徐秋颍
校对 /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