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8669368181342772/
原创 2024-05-14 10:04·秦蓁的号
截止5月14日上午,俄军在哈尔科夫方向已经夺取将五个方向的控制区连成一片,其中西侧战场,已成功占领赫利博克、卢基扬齐以及涅斯库奇涅等关键定居点,其先锋部队从高地杀入利普齐市市区,大约6000名俄军正在利普齐两侧谷地对城内的乌克兰守军实施合围。鉴于利普齐市距离哈尔科夫市区只有28公里,俄军一旦控制这里,将可以直接进攻哈尔科夫市北部的高地群,而在东翼的沃尔昌斯克战场,俄军也同样控制了该城城北的所有战术高地,乌克兰军队退出这两座城市只是时间问题。
从当前战场形势来看,乌军在哈尔科夫方向的大溃败,可主要归结为以下三个方向,首先是布防分歧和权力内讧问题严重。
事实上,乌克兰军队高层和泽连斯基安全团队在哈尔科夫方向的布防问题上存在巨大政治分歧,以布达诺夫为代表的乌克兰情报系统认为必须“寸土必争”,如果乌方连续丢土失地将影响国际观瞻,泽连斯基政府认为必须在俄乌边境线上修建大量防御工事和战壕防线,以此来削弱和阻挡俄军可能发起的进攻,将俄军抵挡在边境线之外。
但以西尔斯基为代表的乌克兰军队高层则始终认为,俄罗斯军队的军事后勤和弹药供给能力有限,即便在哈尔科夫方向展开试探性进攻,也不可能从佯攻转入主攻。因此,他要求乌军将防守兵力远离容易遭到俄军火力覆盖的边境地区,转而将部队集中在二线防御圈。准备和俄军来个“鱼死网破”。正是因为在防御问题上出现的原则性分歧,导致乌克兰基层军官和哈尔科夫地方防御指挥官有点无所适从。
其次是乌克兰从上到下的内部腐败问题,导致乌克兰军队在哈尔科夫方向的边境防守几乎形同虚设。当地时间5月13日,乌克兰第93机步旅的士兵在社交媒体上抱怨称,乌军高层对基层部队承诺修建大型防御工事,但实际上,战壕系统完全就是外包的“豆腐渣”工程,民营公司修建的地堡防御设施丝毫没有掩护措施,由于挖掘的防空洞和战壕线深度不够,乌军士兵很容易遭到无人机和炮弹杀伤。
更加让乌军基层愤怒不已的是,为了方便在卫星照片上看到防御工事,外包公司没有将战壕防线修建在防风林带或林区内,反而直接修在四周没有树木遮挡的空地上。
与此同时,这名士兵声称,乌克兰军队在第聂伯沿岸和扎波罗热地区的防御工事群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外界普遍认为,泽连斯基当局自上而下的腐败问题,让乌克兰修建防御工事的资金被层层克扣,最终导致乌军在哈尔科夫方向“无险可守”。讽刺的是,泽连斯基在去年年底,还专门以哈尔科夫防御工事修建的“固若金汤”为由,要求乌克兰各地军政部门向其学习“先进经验”。
5月13日,由于防御战打得七零八落,乌军仅用4天时间就丢失了14个定居点和240平方公里控制区,哈尔科夫市以北已经全线告急。基辅当局不得不再次临阵换将,泽连斯基解除了哈尔科夫集群司令尤里·加卢什金的职务,将米哈伊尔·德拉帕蒂准将任命为新任司令。
然而,临危受命的德拉帕蒂面临一个严峻问题,他从一开始就“无兵可用”,除去作为督战队的“海妖营”和乌克兰陆军特种部队一部,“居然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而这完全是因为乌克兰军方一直在哈尔科夫方向唱“空城计”,所谓的5万“精兵强将”“坚若磐石”据守哈尔科夫,实际上却是大约2万用来“填线”的“炮灰”国土防御旅和边境防御部队。
至此,在战略上出现严重判断失误的西尔斯基终于开始“亡羊补牢”,紧急从俄乌冲突前线大规模调集部队增援哈尔科夫前线,截止当地时间5月14日凌晨,西尔斯基将红利曼方向的第60机步旅,第63机步旅和第45炮兵旅调去哈尔科夫东侧防线,将库普扬斯克方向的第21机步旅、第3突击旅、第57步兵旅调往哈尔科夫州交战区一线。
此外,作为总预备队的第79空降旅、第92空突旅、第93机步旅、第17坦克旅和第5突击旅,已经在赶赴哈尔科夫的路上。换句话说,目前乌军有超过15个旅的编制正在增援哈尔科夫,而且还有10个正在后方训练或驻防的国土防御旅已在调集当中。总体上来说,乌克兰军队通过“拆东墙、补西墙”,大致拼凑了5万增援部队进驻哈尔科夫,不过,这可能恰恰是俄军本轮“二战哈尔科夫”的主要军事目的。
兵法云:攻敌所必救,歼敌救者。
观察最近几天的俄军军事行动来看,目前俄军在哈尔科夫方向的战术特点就是“围点打援”“守株待兔”。首先,俄军在战役态势上表现为“宽正面缓步推进”,兵力配备上“前轻后重”,通过俄空天军以及炮兵的火力支援将接触线附近的乌军尽数消灭后,才逐步向前推进。因此,有评论认为,俄军是想用强力战役侦查,把泽连斯基当局仓促赶来的增援部队“钓”出来打,在以逸待劳的情况下,循序渐进“逐个击破”。
除此之外,俄军故意将战线拉长,在所有接触线上加大“绞肉”力度,迫使乌克兰军队将有限的兵力全部投入到一线消耗战中,俄军既可以选择在接触线上寻找突破点,继而不断“左冲右突”撕碎乌军防线,也可以选择在原地消耗乌军兵力,继而将乌克兰方面的兵力投入稀释到一个临界点,最终达到迫使乌军防线“四处漏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