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内部矛盾困扰娃哈哈,宗馥莉走到了摊牌时刻

shlh8564f

时间 2024年12月15日 预览 34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93238946488812069/

首发·雪贝财经

这是雪贝财经第348篇原创文章

作者:刘利平

策划:老胡


对于是否写这篇文章,我犹豫不决。一方面,对宗馥莉女士我存在较大个人偏见,因与其有过一次糟糕的打交道经历有关,对其评价我很难确保是公允的;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她代表着一种破旧出新的力量,不论方向是对或错,革新对于娃哈哈这家企业能否基业长青确实已至关重要,但现在显然已遭遇艰难险阻,到了摊牌时刻。

先说糟糕的经历。

2013年夏天,我曾专访过一次31岁时的宗馥莉女士,时长约70分钟。那应是她人生中第一次接受公众媒体专访,在此之前,这位中国最知名、最富有的富二代之一一直保持神秘,外界对其一无所知,甚至是流传于网络的照片也不能确认是否就是她本人。

在此之前的几年,她所在的家族曾在四年间三次问鼎中国首富,娃哈哈集团的销售额与在饮料行业的市占率都常年高居第一。就在这次采访的前一年,我也曾专访过宗庆后先生,他对社会公众话题的关注,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尤其是其勤奋与朴实的作风都令人印象深刻。

然而,对宗馥莉女士的采访却几乎是一场噩梦。至今回想,宗女士一系列让人错愕不已的表现让人记忆犹新。

那场采访是在一家酒店的房间完成的,她起初对约定好的视频专访现场反悔,要求撤走拍摄设备,并当众不断高声斥责跟随她前来的两位焦虑不安的助理。当我们面对面坐下来时,她突然又以一种盛气凌人的姿态发问:

“为什么安排一位这么年轻的记者来采访我,能换一位吗?”

这着实是令人难堪的要求。我当时的一位同事似乎在某种机缘巧合下约请她来接受采访,我本人对这类承蒙父荫财富、自身无所作为的富二代并无兴趣,但在当时的团队中,唯独我对娃哈哈这家企业尚算有所了解。

当然,这并不是让我最为诧异的。更让人诧异的是在整场采访中,对于我提出的任何一个问题,宗女士似乎都保持着一种情绪化的标新立异,似乎是以一种明显刻意的态度总会给出出乎意料的答案。

比如,她对于父亲宗庆后的几乎所有的经营策略与管理理念都提出了毫不留情的批评,并对娃哈哈所取得的成就不以为然。

在后来的一篇文章中,我在标题中将宗馥莉女士称呼为“叛逆者”。她直言当时的娃哈哈集团已经到了一个“危险时期”:引以为豪的经销商体系实际已成为娃哈哈的弱势、营养快线等长线产品到了周期尾声、多元化业务泛滥等。

这些质疑都非常致命,因为经销商和长线产品是娃哈哈的命脉。即便是现在,也鲜有人敢于质疑宗庆后先生非凡的经营能力。在中国市场,娃哈哈曾是让可口可乐都惧怕的竞争对手。而这家企业从一家小卖部发展为中国多年的第一大饮料集团,其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宗庆后先生所建立起来的忠诚且庞大的经销商队伍,以及这些经销商所形成的下沉到乡镇的渠道体系。

在那场采访中,宗馥莉也以惊人的坦诚声称自己并不热衷于与政府官员打交道,甚至并不讳言可能效仿某位企业家将娃哈哈搬出国。当然,在当时的语境中,她的这种说法也只是一种不可作数的调侃。即便是对于人生规划,她也并不赞同中国女性约定俗成的相夫教子,直言“她们就是被传统所束缚那一代人”。

即便过程并不让人愉快,但从事后影响看,那场采访可以说极为成功。但后来发生的事情继续让人错愕。宗庆后先生对宗馥莉的言论震怒,他要求麾下的公共关系部门尽快让一篇基于此次访谈而撰写的文章消失。而宗馥莉女士也

Copyright2025未知同城服务科技
拨打电话拨打电话
Copyright2025未知同城服务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