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AI公司的年轻华人:年薪45万美元,想回国的越来越少了

shlh01dc1

时间 2024年8月20日 预览 15

转载:https://new.qq.com/rain/a/20240723A01ZGV00

2024-07-23 09:42·腾讯新闻深网·发布于北京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特约作者 | 周子豪

编辑 | 王伟凯

编者按:

自从OpenAI打开了生成式AI的潘多拉魔盒,大模型依然是2024年最炙手可热的风口,硅谷作为技术发源地,人才蜂拥。任何优秀的组织,一定都是找到了一种方法和对应的工具,去最大程度地激发每一个个体的创造力。但更重要的,是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天才灵感。《AI光年》通过走访一些AI公司员工,记录当下中外大模型公司的变化:掌握未来的人才在哪里?是为第二篇。

从森尼韦尔到旧金山市中心,驱车近40英里,斯坦福大学的硕士生赵鸣将将会参加一场AI创投的活动。这是六月一个周末的傍晚,赵鸣的活动轨迹。

硅谷本地一家美元基金的合伙人举办了这场活动。与会者有数十家AI初创公司的创始人,还有近50位代表不同资本的投资人。活动中,创业者们上台向投资者兜售自己的想法,AI工程师们则在台下观望“行情”。

“这样的场景每周都在硅谷上演。”赵鸣向《AI光年》作者表示。靠朋友牵线,他得到了一张入场券。赵鸣在斯坦福大学主修计算机,现在决心踏入AI行业。

他期待在这场活动中认识更多的科技从业者,以获取行业的前沿讯息。但是,令他惊讶的是,四百多位参与者中有一半是华人面孔。

觥筹交错之间,这些人的身份逐渐明朗:有专程从北京飞来寻求投资机会的风险投资人;也有在谷歌、微软等工作多年的中国籍软件工程师;还有一些在美国顶尖学府研究AI的中国学生。

他们都是中国人在硅谷的缩影。美国麦克罗波洛智库的一份报告(2022)显示,当时在美国工作的顶尖人工智能研究人员中,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占38%,美国人占其中37%。而在2019年,这两个数字还是27%和31%。

一直以来,华人都是硅谷科技圈的“中坚力量”。如今,在新的AI浪潮下,硅谷的中国年轻人又在经历什么样的起伏呢?

大公司卷模型,初创公司拼B端

“硅谷做AI的技术员,很多是中国人。”秦天向作者表示。

他是硅谷一家知名科技公司的机器学习工程师(MLE)。2019年从美国一所TOP30高校的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后,开始在硅谷从事AI相关的算法研究工作。在他的团队里,中国籍工程师占比近40%,“其他人主要来自印度,还有一些是罗马尼亚等国的东欧人。”

根据硅谷指标的报告,硅谷地区的人口主要由亚洲人和白人组成,而在亚洲人群中,华人数量占比最高。2022年,华人占亚洲人口的31%,成为硅谷最主要的亚裔群体之一。此前,秦天的许多中国朋友还是软件工程师。

但2022年年初,OpenAI发布GPT3和DALL-E 2的最新版本后,打破了这个局面,很多人开始向AI方面转型。

以秦天为例,早些时候,他所在的业务线还是开发一款有AI功能的移动相机应用。到2022年6月,公司突然宣布战略调整,砍掉已有近五年历史的产品线,转向大模型领域。

事实上,这种调整在2022年并不罕见。那一年,硅谷的多家科技巨头如Meta、Adobe和Google都进行了重大业务调整,纷纷开发了AI大模型领域,追随OpenAI的步伐。这一转变也促使大量软件工程师流向人工智能业务板块,其中不乏中国人的身影。

毕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张宇,目前在谷歌母公司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Waymo工作,负责车载AI系统的研发。张宇介绍,ChatGPT-4出现后,Waymo经历了一期离职潮,部分中国同事也选择了离开。“离职比例不定,有些组可能每周流失一个人。”张宇说。

这些同事大多转投从事大语言模型研发的科技公司,或者重回谷歌,负责其他产品的AI研发工作。张宇感叹:“在硅谷,GPT俨然成了比自动驾驶更火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