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麦农的心疼:一夜大风刮,小麦要倒伏

rm5bca5

时间 2024年5月21日 预览 31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9203094099345939/

2024-05-15 20:35·微笑白云

根据河南省气象台的监测数据,5月14日夜间至15日凌晨,我省淮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遭受了8到10级的大风袭击。更为严重的是,北中部、西部的一些县(市、区)甚至出现了11级以上的强风。新乡西北部、郑州西部和许昌北部等地局部风力达到了12到13级。与此同时,沙尘天气也自北向南席卷而来。

回顾去年5月末,河南的小麦曾受到“烂场雨”的困扰。南部地区连阴雨连绵不断,使得已成熟的小麦无法及时收割,以至于出现发芽、发霉的现象,产量和品质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今年,随着小麦收获季的临近,我们又遭遇了狂风的侵袭。许多农民形容这几个小时的大风为“妖风”,瞬间刮起,仿佛要将河南的小麦丰收摧毁。据了解,郑州、新乡、鹤壁、许昌等地,已有部分地块的小麦被吹倒,其中有些地块的情况相当严重,成片的小麦几乎贴近地面。

此次大风对于我省小麦的影响十分明显。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今年的小麦收成不受影响,保障我省农民的利益,同时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再过十几天,河南省的小麦将进入大面积收获期,同时也是灌浆的关键阶段。一旦出现小麦倒伏,无论倒伏程度如何,减产几乎是必然的事情,甚至有可能完全绝收。

除此之外,倒伏的小麦收割费用也会增加。根据前几年河南小麦收割价格的情况,正常生长的小麦,一亩地的收割费用大约在50元-70元(地区不同,价格有高有低)。然而,如果小麦倒伏,每亩地的收割费用基本上会超过100元。

关于小麦倒伏的几种分类,我们可以根据倒伏面积进行判断:

-如果某块地块倒伏面积不足10%,这属于轻微倒伏,对产量的影响有限。农户们往往不会过于关注。

-如果倒伏面积在10%-30%左右,就属于中度倒伏,会影响小麦的产量。

-如果倒伏面积达到50%,就属于重度倒伏,小麦产量的减少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 而如果整片麦田都完全倒伏,这就属于特别严重的倒伏。至于是否还有产量,还要结合根倒伏或茎倒伏的情况来看。

小麦倒伏对农户们的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应对小麦倒伏,以保障小麦产量。

小麦倒伏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在我们对小麦种植过程的深入研究中,发现了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即小麦倒伏。这一现象可以分为两种:小麦根倒伏和小麦茎倒伏。

1. 小麦根倒伏,是指小麦的茎秆连同近地面的根系一起歪倒,部分根系从土壤中拔出。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耕作层太浅、土壤结构不良、播种过浅或土壤水分过多等原因,导致根系发育不良,无法支撑上部重量而发生的。

2. 小麦茎倒伏,是指小麦茎秆基部弯曲倾斜而发生倒伏,根部的位置并没有发生改变。这主要是由基部节间过长、不抗倒伏的高秆品种,或是氮肥施用过多、密度过大、追肥时间不当等因素导致的。

在上述两种倒伏现象中,茎倒伏更为普遍。如果小麦只是倒伏并没有折断,我们让其继续生长,还有可能会有一部分产量;然而,如果茎基部被折断了,那么小麦就无法继续正常生长,也就没有产量了。

什么样的小麦田更容易发生倒伏呢?我们发现,即便是在同一个区域,倒伏程度也有轻有重,甚至有些地块没有发生倒伏,这与小麦在种植过程中的多种因素有关。比如,如果播种量过大或播种过密,田间分蘖过多,通风不畅,小麦植株细长软弱,节间变长,这样的麦田就容易发生倒伏。

小麦倒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与种植过程中的许多因素密切相关。我们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和理解这些因素,才能有效地防止小麦倒伏,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水肥管理是关键的一环。然而,如果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氮肥施用过量或施期不当,将可能导致小麦旺长,茎秆软细,从而容易发生倒伏现象。此外,如果麦田在大风来临前刚浇过水,由于土壤的松软性,遇风后也会增加倒伏的可能性。

除了以上两点,我们还发现,许多农户在种植小麦前,由于秸秆还田的质量不佳,加上采用了旋耕田块的方式,并未进行适当的镇压,使得土壤相对疏松,导致生长到后期时,也容易出现倒伏问题。

病虫害的发生也会对小麦的生长产生严重影响。特别是茎基部或根部受到病虫的侵害,如纹枯病、茎基腐病等。这些病害会导致茎基部变得脆弱甚至坏死,从而大大增加了倒伏的风险。

当我们面对小麦倒伏的问题时,我们必须了解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一旦小麦倒伏,营养无法集中供应至穗粒的生长,通风和透光条件变差,光合作用受到影响。这一系列的影响会导致小麦籽粒不饱满,成熟期延迟,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至于倒伏后的小麦是否能继续生长,这主要取决于倒伏的严重程度。如果倒伏角度小,只是轻微倒伏的话,小麦有可能重新恢复至正常状态并继续保持生长,对于产量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我们在小麦种植过程中,需要重视各个环节的精细管理,以减少倒伏的可能性,确保小麦的生长质量,从而提高小麦产量,保障我们的粮食安全。

经过对小麦倒伏现象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发现发现如果倒伏角度过大,接近于与地面平行,小麦的茎秆和根系会受到严重损伤,从而无法正常生长。当茎基部因倒伏而折断时,就标志着该植株已经死亡,无法挽回。

对于倒伏后如何挽救小麦的损失呢?首先,对于倒伏程度较轻的小麦,我们不建议进行人工扶直,因为这可能会导致更大的茎秆和根系损伤。相反,我们应该等待天气好转,让小麦自然恢复。然而,对于倒伏严重的小麦,如果种植面积较小且农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可以采取手工扶正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力度,以避免进一步危害小麦。对于大型种植区,由于全部手工种植并不现实,因此需要探索其他的解决方案。

我们也推荐使用“一喷三防”药剂。因为倒伏后的小麦更容易遭受病虫害的攻击。通过添加磷酸二氢钾或者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芸苔素等,我们可以提高小麦的自我防御能力,从而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小麦倒伏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它可能导致严重的作物损失。但是,通过适当的管理和处理方法,我们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损失。

此次河南大风事件对农民的影响是巨大的。原本,“风吹麦浪”这一词语在我们的印象中充满了诗意,它是一种美好的自然景观的象征。然而,对于农民而言,这次的风灾却让这个词语的含义发生了转变。它不再是一种美好的意境,而成为了他们心中的担忧。

临近收获的季节,农民们本应该满怀希望和期待,期待自己的辛勤付出能够得到丰硕的回报。但是,这场突如其来的风灾,无疑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压力。他们开始担心,如果在收获前的这十几天里,再次发生自然天气灾害,那么他们一年来的辛苦劳作可能会付之东流。

对于我们来说,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一下,我们能为农民做些什么?我们不能控制天气,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比如提高农作物的抗灾能力,建立更加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来帮助农民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我们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农民们能够顺利收获,得到他们应得的丰收。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加重视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的抗灾能力,以保障农民的生活。

Copyright2023未知同城服务科技
拨打电话拨打电话
Copyright2023未知同城服务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