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个电池回收相关国家标准发布|11月上海电池展
首个电池回收相关国家标准发布,11月上海将举办电池展中国首个针对电池回收企业的碳排放核算国家标准——GB/T 32151.46-2024《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46部分:废弃电池处理处置企业》已正式发布。这一标准的推出,标志着中国在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对推动电池回收产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一、首个电池回收碳排放核算国家标准发布填补行业空白:在此之前,中国废弃电池处理企业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面一直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导致企业在开展相关工作时面临无标准可依的困境。新标准的发布填补了这一空白,为废弃电池处理处置企业提供了国家层面的碳排放核算依据。推动降碳减排:新标准的实施将促使电池回收企业更加注重碳排放管理,推动降碳减排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从而降低整个电池回收产业链的碳排放水平。提升产业竞争力:通过实施碳排放核算国家标准,中国电池回收产业将进一步提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为新能源产业的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二、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的引领作用牵头起草单位: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该项国标的牵头起草单位,其在电池回收利用碳排放核算工作领域已有多年的经验积累。降碳减排成果:邦普循环不仅推动了降碳减排,还创建了九大零碳工厂,并在碳排放核算方法和降碳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成熟经验。发布方法学:邦普循环还联合中汽研和中科院相关院所发布了动力电池回收ICM综合权益碳方法学,得到了行业的广泛认可,为电池回收产业的碳排放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上海国际电池及储能展即将举办展会信息:由【金浪会展】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电池及储能展”将于2024年11月14-16日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举办。展示内容:展会将重点展示动力及储能电池、储能技术应用、电池&电芯生产加工设备、电池加工生产设备、新能源智能工厂、电池材料、光储充及配套设备、充换电及配套设备等。参展规模:预计参展企业将突破700家,接待专业观众50,000人。展会将为行业内各品牌企业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推动电池及储能产业的创新发展。
四、展会亮点行业盛会:作为电池及储能领域的专业展会,上海国际电池及储能展将汇聚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展示最新的技术成果和产品应用。交流平台:展会期间将举办多场论坛、研讨会等活动,为行业内外人士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共同探讨电池及储能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商务对接:展会将为参展企业和专业观众提供商务对接服务,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综上所述,首个电池回收碳排放核算国家标准的发布和上海国际电池及储能展的举办,将共同推动中国电池回收产业的绿色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回收电池的上市公司
1、赣锋锂业:江西丰力业专注于锂新产品深加工、锂电力与储能材料、锂电池、锂资源开发、锂电池回收系列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拥有特种锂无机、有机锂、金属锂及金属锂、锂电新材料、动力储能电池等五大系列40余种产品,是国内锂系列产品品种最齐全、产品加工链条最长、工艺最全面的专业生产厂家。是国内锂产品深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总股本13.56万股,流通a股10.67万股,每股收益0.79万元。
2、鹏辉能源:双方签署的框架协议旨在全面实现长期合作。双方将就标准化、平台化动力电池系统的研发进行深入探讨与合作,共享资源平台,加速向前发展。公司将为上汽通用五菱多车型平台提供合适的动力电池系统,实现可持续共同发展;公司将积极与上汽通用五菱合作开发和提供E-E-Bao等新能源汽车衍生产品,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车综合生态链。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集聚服务体系、技术平台、销售平台等资源,积极探索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队利用。双方将开展废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合作,共同探讨废动力电池回收网络建设方案,共同开发废动力电池回收商业模式,共享电池回收资源。
3、格林美:公司表示,非公开发展有利于加强公司从废电池回收到动力电池材料再造的全产业链建设,打通公司从动力电池原料到动力电池包的产业链。总股本为47.84万股,其中流通的A类股47.62万股,每股收益0.0900元。
4、光华科技:双方将在废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开展合作。通过双方的合作,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建立动力电池回收和循环经济的模式,共同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总股本为3.74万股,其中已发行a股3.19万股,每股收益0.1000元。拓展资料据互动平台2020年8月26日报道,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业务是该公司新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该项目处于研发试点阶段,年生产能力3000吨,已列入“无垃圾城市”建设先进应用技术试点(第一批)。总股本27.66万股,流通a股27.08万股,每股收益0.1100元。
3.300亿!60GWh储能电池项目开工
300亿!盛虹集团60GWh储能电池项目正式开工7月18日上午,江苏省苏州市重大产业项目现场推进会在张家港召开。作为张家港市招商引资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龙头型、旗舰型项目,盛虹集团储能电池超级工厂和新能源电池研究院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总体规划产能60GWh,总投资高达306亿元,将致力于建设新型储能电池及系统集成研发、检测认证和生产制造一体化基地。
一、项目概况该项目不仅规模宏大,而且技术先进,旨在打造储能电池领域的标杆性工程。项目建成后,核心原材料的成本自控比例可超过65%,这将极大地提升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项目还将建设新能源电池研究院,包含研发中心、检测认证中心及孵化中心,聚焦新型储能技术研发,围绕电池材料、电池安全、循环寿命、能量密度、系统集成、电池回收等全栈技术领域进行创新探索,努力发展成先进的储能技术研究机构。
二、项目进展此次项目的推进速度令人瞩目。从1月31日项目签约,到3月16日取得立项备案,再到今日开工建设,盛虹集团展现了其跨界新能源电池赛道的坚决决心和高效执行力。首期24GWh项目和独立主体的新能源电池研究院总投资140亿元,计划三年内建成投产,达产后预计年营收可达240亿元。
三、盛虹集团的储能布局自去年10月底正式进军新型储能赛道以来,盛虹集团已四度加码储能布局,累计投资额超过800亿元,合计产能规划高达135GWh。除了本次开工的60GWh储能电池项目外,盛虹集团还在苏州吴江签约了规划产能50GWh、总投资额200亿元的储能总部项目,并在江苏泰州签约了25GWh的新型储能电池及系统集成项目,总投资120亿元。这些项目的陆续推进,将进一步提升盛虹集团在储能领域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
四、东方盛虹的产业链布局作为盛虹集团旗下的上市子公司,东方盛虹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也有着显著的布局。特别是在磷酸铁锂领域,东方盛虹已经完成了全产业链布局。2022年11月,东方盛虹公告投资约187亿元,在湖北投建了配套原料及磷酸铁、磷酸铁锂新能源项目,建设期为2年。这一布局不仅有助于提升东方盛虹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也为盛虹集团整体的新能源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盛虹集团的优势与挑战盛虹集团入局新能源电池赛道有其自身独特优势。一方面,未来储能刚性需求广阔,万亿市场天花板远未到来,且当前储能电池市场格局尚未形成,切入时机恰好有利于提前卡位。另一方面,盛虹集团深耕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多年,旗下上市公司东方盛虹具备大化工背景,为其开拓新能源新材料业务提供了肥沃土壤和向下游化工高端材料延伸的竞争力。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本、企业甚至各地官方入局,储能这条赛道越发拥挤,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盛虹集团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力、降低成本、扩大规模,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也要警惕储能产业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确保项目的稳健推进和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盛虹集团60GWh储能电池项目的正式开工标志着其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又一重要布局。随着项目的推进和投产,盛虹集团将进一步提升在储能领域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4.储能系统的回收利用方案是什么?
储能系统的回收利用方案主要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方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