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4092518847332883/
原创 2024-04-15 19:54·卢克文(12号晚6点今年首次直播)
本文作者是工作室嘉宾风雨如歌。
4月13日晚间,以色列的上空陆续出现一团团的火光,这些火光有的亮度弱,有的亮度强,有的速度快,有的速度慢,亮度弱速度慢的是伊朗的无人机,而亮度强速度快的是伊朗的弹道导弹。
在无数无人机、导弹和火箭弹的共同“演奏”下,以色列的夜空被彻底划破,形成了一幅“壮美”的画卷。
为了“绘制”这幅画卷,伊朗共计发射了超过500架无人机和40枚左右的弹道导弹,还有真主党和哈马斯的数百枚火箭弹作为配合。
而作为画卷背景板的以色列,其实没有遭受太大损失,以色列官方宣布拦截了99%的来袭导弹和无人机,这个数字明显是吹牛,并且刻意混淆了无人机和导弹,糊弄外行。
伊朗发射的那些低速无人机的确很难逃过防空系统的拦截,拦截率接近100%不奇怪,但导弹却并非如此,Tiktok上光是导弹命中目标的视频就不下20个,如此算来,对伊朗导弹的拦截率不足50%。
其中有好几个视频显示,伊朗的导弹通过末端加速和机动变轨躲过了防空系统,命中了地面目标,说明伊朗的导弹技术是有几把刷子的,这对以色列不是好消息,后面恐怕要学会和伊朗的导弹共存。
共存的成本可不低,有人计算过,光是为了拦截伊朗这次的袭击,以色列防空系统就花了不下十亿美刀的成本,这还不算美国帮忙出的那部分,随着伊朗的导弹终端成品和技术持续输出,等胡塞和真主党也有了更多的导弹时,以色列的共存成本会高得吓人。
说句题外话,这次Tiktok又充当了破坏以色列“声誉”的角色(虽然犹太人本就没什么声誉可言)。要是没有Tiktok上面的诸多打脸视频,以色列就实现了99%的成功拦截,难怪要封杀Tiktok,不封杀不行呀。
伊朗的战术其实很简单,先用无人机消耗以色列的防空系统,然后是比较落后的导弹跟进,最后是比较先进的导弹,战术很简单却也很实用,以色列的防空系统在打完第一波无人机后需要补充弹药,伊朗的导弹利用的就是这个间隙。
此次受到打击的以色列目标主要是三个:戈兰高地的摩萨德情报中心、内盖夫沙漠西南部的拉蒙空军基地和内盖夫东北部的内瓦蒂姆空军基地。
伊朗之所以打这三个地方,政治意味比较浓。戈兰高地的摩萨德情报中心为袭击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提供了情报,轰炸大使馆的F-35战斗机是从内瓦蒂姆基地起飞,拉蒙基地则是轰炸加沙的主要基地。
情报中心的损失不明,拉蒙基地和内瓦蒂姆基地只是跑道被炸了几个坑,起飞功能中断了几个小时,部分建筑和一架C-130运输机疑似被破片击中损毁。
总的来说损失不大,主要原因是伊朗的报复是出于政治目标,也就是对国内有个交代即可,没打算真的开打,所以早在72小时前就私下通知了各方,以色列得以提前对三处目标的人员和装备进行了疏散,最后被砸到的按照以色列的说法普遍是轻伤。
内塔尼亚胡在召开内阁会议后,决定放弃对伊朗的进一步报复,据说这个决定是在与拜登通话后做出的,拜登理由是,你没受到什么损失,而伊朗的大使馆被你炸了,所以这个回合你赢了,没必要报复。
但以色列会不会进一步报复,还得视后续走向而定,这一点后面会详细说。
随着打击帷幕的落下,各方不禁松了一口气,而在伊朗的导弹袭击之前,局势的走向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大打出手,第六次中东战争到来。
这个局面最符合谁的利益呢?
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