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记者解读南通大巴撞车事故:现场记者缺席让交通事故扑朔迷离

rmdf072

时间 2024年5月14日 预览 79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8314517724103168/

首发·爱国学葛老师

南通大巴和渣土车相撞蹿上热搜。有关部门缄默,遇难者家属质疑,迟抽丝剥茧,迷雾重重。人们像看一出福尔摩斯探案集,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剧情何时会爆发新一轮反转。

该起交通事故最大的谜团萦绕在遇难者家属优优的母亲。优优的妈妈说,她是看到家长群才赶到医院。“我的孩子怎么了?请告诉我们真相!”据她介绍,护士问她,孩子是不是戴了手串,她才知道孩子没了。

显然,连遇难者家属都对现场的情况一无所知,更何况全国各地的网友?这起事故得到了一个全面的认识还要依靠于5月11日的新华社的报道。标题为《江苏南通大巴与渣土车相撞致一人死亡,事故原因初步查明》。在报道中提到遇难女孩伤势“危重,全力抢救无效后死亡。”

这一点是跟事故现场的亲历者、知情者和救援者存在巨大的落差。这些人应该记得这个女孩被抬出车,到了路边放在地上,大概率是伤势过重,生命体征已经没有了。参与救援的杨军还脱下衣服,盖住了她的头部。

杨军事后说,他是担心“扬灰”才盖上孩子的脸部。这显然与人们日常的生活习俗格格不入。

我在东北一家报社担任深度报道记者二十多年,曾经无数次奔波在爆炸、火灾、交通肇事、跳楼自杀、空难、海难、溺亡等突发事件的现场,目击了太多事故遇难者。

按照通常习惯,灾难发生后,现场遇难者已经失去生命体征,没有了呼吸,无需抢救,那么警方或者先期到场的人会给死者的面部盖上白布。

此次遇难者女孩优优到底是当场没了还是抢救无效后死亡成为了一个谜团。

我查找网络上的媒体报道,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车祸发生后,没有纸媒或者电视台的媒体记者赶到交通事故现场,进行现场采访。

由于缺乏甚至可以说,没有纸媒或者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的记者现场目击,当时交通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只能依靠亲历者回忆。

按照新闻的一般规律,交通事故发生后,通常有居民向媒体报料,之后媒体记者火速赶往现场采访。新闻采访重在时效性,没有一个新闻错过了现场采访最佳时机,那么后期的补救很难还原真相。

新闻采访要求客观公正,忠实于真相,这就需要媒体记者要距离新闻事实最近。如果媒体报道的记者不到现场,只发布事后官方的《情况通报》,这样很难让人们信服。

南通大巴撞车事故为何扑朔迷离,让各地网友都感到困惑不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媒体记者没有到现场进行采访,这样各地网友只能依靠一个个网上流传的帖子进行拼凑。

这种东一耙子,西一扫帚,组合而成的信息必然是零散的,片面的一家之言。

综上所述,时至今日,南通交通事故迷雾重重,无法一窥全貌,与缺乏传统媒体记者进行现场采访有着莫大的关系。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欢迎留言交流。

注:照片和信息来自于新华社、四川观察等媒体公开报道及网络。

Copyright2023未知同城服务科技
拨打电话拨打电话
Copyright2023未知同城服务科技